第二书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小说网 > 穿越抗日1937 > 第41章 外国老板要跳楼

第41章 外国老板要跳楼

半个月后,重庆。

这座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山碾,比宜宾更加喧嚣和繁华。

江面上船只如梭,码头上力夫号子震天,各国洋行的旗帜在沿江的建筑上飘扬,但也难掩一种躁动与不安的气息——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寒意,似乎也顺着长江水道,隐隐渗透到了这里。

陈小豆带着两名精干的心腹士兵,扮作跑单帮的客商,住进了一家并不起眼的客栈。

他并没有急于去找洋行,而是花了几天时间,看似随意地流连于茶馆、酒肆和商号汇聚的街区,耳朵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捕捉着各种有用的信息。

“格老子的,以前涨得凶得很的外国股票,现在跌得吓人哦!”

“听说美国那边,好多股票摊摊都关门了!”

“洋人这回是遭得惨,好多大老板跳楼了……”

“跳楼又有啥子用嘛,那些股票价格低得咬人,还不一定有人要。”

零碎的信息逐渐汇聚、验证。陈小豆的心头越来越震撼。

团长预料的没错,欧美出现了经济危机,股票价格简直是雪崩!很多工厂还不起账面临倒闭!

时机成熟,他开始以“川南商人意向采购机器,开办工厂”的名义,接触了几家规模较大、信誉较好的洋行,主要是德国的礼和洋行、美国的慎昌洋行以及英国的怡和洋行。

在慎昌洋行装饰华丽的会客室里,一名中国买办接待了他。

当陈小豆故作老练地询问纺织机械价格时,那买办拿出厚厚的报价单,语气带着几分急于脱手的殷勤:

“陈先生,您来得正是时候!若是去年,您问这套最新的环锭纺纱设备,没有四十万大洋想都别想。现在?总公司那边催着我们清理库存,回笼资金,只要十二万!十二万大洋,五千纱锭的全套设备,包您运到上海港!绝对是跳楼价!”

陈小豆端着茶杯的手稳如泰山,心里却已是惊涛骇浪。

十二万!只有原价的三成!动声色,甚至微微皱起眉头:

“十二万?还是贵了。我听说上海那边,二手的九成新设备,七八万就能拿到。”

“陈先生哟!那是别人用旧的,哪能跟我们这全新的……呃,虽然是库存,但绝对是没开过箱的新机器!性能、效率,天差地别!您用了就知道,比国内那些老机器,出纱又多又好!效率起码高三成!”

“高三成?”

陈小豆精准地抓住了这个关键词。

“绝对有!”

买办拍着胸脯。

“而且现在订购,我们还可以免费提供一位德国工程师到厂指导安装调试一个月!这种好事,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陈小豆又陆续去了其他洋行,得到的报价大同小异,欧美机器设备价格普遍暴跌至原价的三成左右,而且洋行态度极好,条件优惠,都急着成交。

对于机械加工设备,如车床、铣床、刨床等,价格更是低廉得令人发指,一套小规模机械厂所需的设备,报价仅需数万大洋。

晚上,在客栈房间里,就着一盏昏暗的电灯,陈小豆将收集到的信息迅速整理、计算。

他越算越是心惊,越算越是兴奋。

他拿出纸笔,给张阳写了一封密信,用只有他们三人才懂的暗语,汇报了初步调查结果。

又经过几天的周密打听和对比,他甚至通过洋行买办的引荐,秘密接触了几位因上海、武汉工厂倒闭或缩减规模而赋闲在家、愿意入川工作的工程师和资深经理人。

经过谨慎的交谈和观察,他初步筛选出了两名纱厂工程师、一名机械厂工程师以及两名分别精通工厂管理和商业运营的经理人选,并约定了后续进一步沟通的方式。

十天后,陈小豆风尘仆仆地赶回了宜宾。

他没有回军营,而是直接来到了团部张阳的住处。

夜已深,张阳和李拴柱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当看到陈小豆安然返回,两人都松了口气。

“怎么样?”

张阳迫不及待地问,递过一杯温水。

陈小豆一口气喝干水,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震撼,他从贴身的衣袋里掏出几张写满数据和名单的纸,声音因为急切而有些沙哑:

“团长!拴柱!了不得!真让您料中了!欧美的机器设备,何止是便宜,简直是白菜价!白菜价啊!”

“我问清楚了!一套五万纱锭的最新型的二手准新的纺纱设备,若是经济危机前,没有一百一十万大洋根本下不来!现在,全新的,打包价,运到上海港,只要三十五万左右!效率比国内现有普通设备高出三成以上!机械厂用的二手车床、铣床,便宜得更是离谱!一套三十多台先进机床组成的生产线,原价起码三十五万,现在八万大洋就能拿下,也是包运到上海!”

“多……多少?”

李拴柱掰着手指头,眼睛瞪得像铜铃,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三十五万?八万?我的老天爷……这……这洋人是疯求了?”

张阳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具体数字,心脏也是猛地一跳,呼吸骤然急促起来。

他知道会便宜,但没想到便宜到如此令人发指的程度!这简直是历史性的抄底机遇!

“而且,洋行还答应派技术人员协助安装。团长,您计划的投资额五十万办纱厂,十万办机械厂,绰绰有余!甚至还能有结余作为流动资金!我初步估算了一下,若是顺利投产,凭借设备技术优势,我们的纱厂每年盈利二十到三十万大洋,绝不是空话!机械厂哪怕前期不赚钱,只要能培养出人才,为我们日后维修军械乃至……打下基础,这钱就花得值!”

“还有,人选我也初步物色了几个。都是从上海、武汉回来的,有真才实学,眼下正不得志。只要待遇合适,应该能请来。这是名单和他们的大致情况。”

张阳接过那几张薄薄的纸,感觉却重逾千斤。

那上面写的,是未来,是希望,是他们这支队伍能否真正扎根生长的关键!

他强压下心中的澎湃,目光灼灼地看向陈小豆和听得目瞪口呆的李拴柱:

“好!太好了!小豆,你这趟立了大功!事情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顺利!”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必须立刻动手!小豆,你休息两天,然后立刻再辛苦一趟,带上足够的银票,返回重庆!就以‘南洋陈氏商行’代表的名义,与洋行正式谈判,签订采购合同!就按我们计划的规模订!五万纱锭的纺织设备,三十台套的机械加工设备!同时,和你看中的那几位工程师、经理人深入谈谈,只要人品可靠,有真本事,待遇从优,务必请他们来宜宾,主持建厂事宜!”

“是!团长!”

陈小豆毫不犹豫地应下。

“娘的,这下咱们真要发达了!团长,你放心,宜宾这边,招兵训练,我绝对给你盯得死死的!绝不出乱子!”

张阳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和远处隐约的江面轮廓。

长江的波涛声隐隐传来,仿佛预示着一段新的航程即将开始。

他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待和决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